新聞資訊
*,土壤污染不僅對生態環境造成極大威脅,同時也嚴重危害著人們健康安全。近年來,伴隨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土壤污染弊端日益顯現。作為環境污染治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土壤治理、修復引起社會高度重視。
自“土十條”實施以來,各地陸續啟動當地的土地污染詳查工作,為全面實施土壤污染分類別、分用途、分階段治理提供基礎支撐。近日,人士透露,2018年將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法律保障。
伴隨土壤治理如火如荼開展,我國土壤修復行業駛入快車道。根據中國工程院院士羅錫文的數據,我國受到污染的耕地已達3億畝,初步預計整個土壤修復的,到2020年有可能達到上萬億。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統計,截2016年9月,土壤修復行業從業人數增1.2萬人,從業企業達到2000-3000家左右。
面對土壤修復帶來的機遇,儀器企業還需牢牢把握時機,加快土壤技術和設備的研發,為土壤污染治理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同時,這對企業而言也是一個巨大商機。接下來,提高自身核心競爭力、完善服務等是儀器企業需要努力的方向。
土壤修復是使遭受污染的土壤恢復正常功能的技術措施。在土壤修復行業,已有的土壤修復技術達到一百多種,常用技術也有十多種,大致可分為物理、化學和生物三種方法。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上許多國家特別是發達國家均制定并開展了污染土壤治理與修復計劃,因此也形成了一個新興的土壤修復行業。
土壤修復是指利用物理、化學和生物的方法轉移、吸收、降解和轉化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其濃度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或將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轉化為無害的物質。從根本上說,污染土壤修復的技術原理可包括為:
(1)改變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態或同土壤的結合方式,降低其在環境中的可遷移性與生物可利用性;
(2)降低土壤中有害物質的濃度。
美國在20世紀90年代用于污染土壤修復方面的投資有近1000億美元。污染土壤修復的理論與技術已成為整個環境科學與技術研究的前沿。土壤的修復的過程相當漫長,當前解決土壤污染問題,需要有不同學科的科學家如土壤學、農學、生態學、生物地球化學、海洋科學以及涉及農業、林業、漁業等有關的生產單位和政府決策者的共同努力。
中國土壤污染已對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與農產品生態安全構成威脅。受有機污染物污染的農田已達3600萬公頃,污染物類型包括石油類、多環芳烴、農藥、有機氯等;因油田開采造成的嚴重石油污染土地面積達1萬公頃,石油煉化業也使大面積土地受到污染;在沈撫石油污水灌區,表層和底層土壤多環芳烴含量均超過600mg/kg,造成農作物和地下水的嚴重污染。受重金屬污染土地達2000萬公頃,其中嚴重污染土地超過70萬公頃,其中13萬公頃土地因鎘含量超標而被迫棄耕。正因為如此,中國的污染土壤修復研究,正經歷著由實驗室研究向實用階段的過渡,即將進入一個快速、全面的治理時期。